一名網友在臉書上PO文,表示因聆聽榮總醫院大腸直腸癌權威醫師王輝明的一場演講,指出肉鬆在製作過程因為高溫,會產生一種致癌物質「異環胺」,而引起「食不安全」的疑慮,豈料短短幾天已經被2萬多人分享。醫界大多數醫師則是態度保留,但是,已有肉鬆業者急著喊冤。


▲ 有醫師指出,肉鬆可能含有致癌物「異環胺」,引起熱烈討論。衛生署提醒,民眾應均衡攝取各類食品,多攝取蔬果,減少過度加工之食品,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,才是預防癌症的不二法門。(圖片/取材自《維基百科》)

經過媒體報導肉鬆含可能致癌物質異環胺(heterocyclic amine,HA),並質疑衛生署未訂有限量標準,衛生署表示,該等物質於一般食品之烹調處理過程中即會產生,國際間目前均未有訂定食品中之限量標準,而係應實際自改變民眾飲食習慣著手,進而減少異環胺之攝取。

衛生署表示,異環胺是肉類等高蛋白質食品經過高溫烹調(如:油炸、炙燒或高溫長時間之炒焙、燒烤)後會正常產生之物質,食物種類、加熱溫度及時間等,均會影響異環胺之生成量;臨床研究顯示,長期大量攝食可能增加腸癌、乳癌等之發生機率。

造成癌症的成因很多,非僅因攝取單一食品所致,所以民眾不必因此特別戒吃某種食物,民眾應均衡攝取各類食品,多攝取蔬果、多運動、減少過度加工之食品,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,才是預防癌症的不二法門。

facebook行銷 | 臉書行銷-熱門新聞搜集....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tephen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